产品

产品

新闻

建筑资质服务导航

用“五化”措施 推动建筑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时间:2021-04-19 11:18 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成长为了深入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全面见证改革开放伟大进程、有力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重要力量。 供给侧......

建筑资质在线办理

立即办理

手机号错误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成长为了深入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全面见证改革开放伟大进程、有力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重要力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的提出和推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建筑行业要想巩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的地位,就必须积极主动地顺应改革的大趋势,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主动的措施来推动行业自身的变革。

建筑行业中,企业之间经营规模、管理理念、管理规范、组织模式等千差万别,离散程度较大。但是总体而言,国有建筑企业相对规模大、资源多、理念先进、管理规范,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程度较深。因此,国有建筑企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和实践,对于整个行业具有强烈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从国有建筑企业入手也是最佳的切入点。

国有建筑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在态度上树立“三感”,即树立“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树立“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树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责任感,在措施上明确“五化”。

经营多元化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传统的施工承包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如果一味地固守传统,只会让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存在感越来越弱。只有实现了经营多元化,建筑行业才能全方位盘活自身资源,开展更高层次的竞争,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建筑行业要实现经营多元化,有两个着力点。一是链条延伸。要在继续稳定现有市场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和技术能力,改变长期处于建筑产业价值链底端的现状,努力向价值链的两端上延下伸,扩大现有的产业领域,系统地将产品、技术、服务等综合解决方案提供给业主。实力较为雄厚的国有建筑企业,还可以积极向集投资、设计、建造、运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承包服务商转型,进一步扩大自身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拓展相关领域的业务,提升市场份额,形成新的利润来源。二是模式创新,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雄安新区、长江大保护、军民融合等国家战略,在需求侧对建筑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应主动适应,不但参与施工,还要参与融投资和运营,借助PPP等新的商业模式,变革传统施工建造为融投资+建造以及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的全新模式。

只有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建筑行业才能实现转型升级,才能从供给侧为市场提供更加丰富立体、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而且,随着经营多元化的开展,建筑企业之间彼此恶性竞争、准入门槛过低的现象也将得到遏制和改善,行业内不同水平的企业分工分层也会逐渐形成,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建二局承建的哈尔滨万达茂

布局国际化

在国内市场低迷、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建筑行业中有实力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拓展项目,既可以消化国内过剩的建筑产能,又能提升建筑业整体竞争力,是建筑行业拓展全新增长空间、消化转移过剩产能的重要手段。建筑企业“走出去”,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也是我国深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体现,对于提高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竞争力、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逐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践行供给侧结构的改革的重要方式。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为建筑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借助国家战略的东风,进一步整合自身的资源,将产能疏导到“一带一路”周边地区。在进一步深耕传统的亚非市场的同时,加快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步伐,在国际化的布局中推进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建二局参与建设的上海迪斯尼宝藏湾

建筑行业布局国际化的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对外承包能力。首先要体现特色优势,要充分发挥我国建筑业企业在高铁、公路、电力、港口、机场、油气长输管道、高层建筑等工程建设方面的比较优势,有目标、有重点、有组织地对外承包工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其次要符合国际标准,要积极主动开展国际标准的研究,要适应国际标准的要求。最后要发力高端经营,参与国际布局的建筑行业要善于借助资本的力量,加大海外并购的力度,获得海外优质的设计建造运营资源,向项目融资、设计咨询、后续运营维护管理等高附加值的领域有序拓展。

生产工厂化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话语背景下,建筑行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也迫切需要彻底告别传统。由现场作业全面转向工厂化生产,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建筑行业的生产工厂化,主要是以大工业生产的方式建造工业和民用建筑,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控制技术和工业生产设备,在工厂内实现完成建筑产品模块和部件的生产,然后在现场利用机械化手段完成拼装,这对于建筑行业生产组织方式而言是一场革命。

生产工厂化,对于建筑行业推进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工厂化的生产能够改变建筑行业长久以来粗放式的生产组织模式,减少资源的浪费,方便新工艺和新工具的应用推广,实现对人财物各类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进而能提升整合行业的竞争力。第二,能够全面革新建筑产品。国家大力提倡的智能建筑、装配式建筑,离不开工厂化的生产。同时这还能够为市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建筑产品和建造服务。第三,能够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建筑能耗一直偏高,因为传统的施工模式限制了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随着生产工厂化的推广,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可以得到更加普遍的利用,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随着生产建造转入工厂而得到控制。第四,能够优化劳动力的结构。工厂化生产将提高建筑行业的机械化程度,减少对劳动力的过度依赖,能够降低体力劳动者的比例,增加对高素质、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建筑行业劳动力结构的优化。

工人产业化

传统的建筑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长久以来为我国的就业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由于行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劳动力的数量,导致了建筑行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较为粗放,也限制了其他更为高级的生产要素进入建筑行业的机会和渠道。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减退,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城乡结构的变化、务工人员诉求的丰富,建筑行业用工难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此外,由于在上世纪末,国家从加快建筑业的市场化步伐出发,支持在项目管理中推行管理和劳务分离,这就导致了建筑企业没有相对固定的工人队伍,人员流动性很大,队伍的素质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到建筑行业产品与服务的质量。

劳动力数量紧张和素质不高这两个突出问题,必须通过实现工人的产业化来解决。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用工制度改革。建筑企业要减少建筑用工的中间环节,逐步储备起相对长期稳定的、归属于建筑企业直接管理的、体现市场化规则的用工资源。其次,要实现产业工人的专业化分工,大力发展木工、电工、砌筑、钢筋制作等以作业为主的专业企业。以专业企业为建筑工人的主要载体,逐步实现建筑工人公司化、专业化管理,推动形成一批以作业为主的建筑业专业企业。最后,要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在全面改革用工制度的基础上,建筑企业要系统培养专业化、产业化的工人队伍,提升建筑工人的整体素质,推动一部分农民工向技术工种转变。

只有实现了产业化、消除了流动性的从业工人,才能以敬业的姿态、专业的能力使建筑产品的质量、安全、绿色、智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建筑行业才能为社会贡献出品质有保障、充分体现“工匠精神”的产品和服务。

作业智能化

建筑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彻底改变过去的资源要素投入模式,加大创新要素的投入。结合近几年来建筑行业的实践和科技创新的发展来看,作业智能化是建筑行业转变要素投入模式、增强创新驱动力量的重要手段。

第一,作业智能化是建筑行业进一步释放生产力的现实需要。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发展,必然会带来全新生产工具的广泛运用,这将进一步帮助建筑行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刺激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作业智能化是建筑行业提高产品和管理品质的必然选择。基于信息化和标准化的智能化管理工具,能够最大程度低降低产品生产和日常管理活动中的主观性、随意性,进而实现对精准制造、规范管理、科学决策的系统保障。第三,作业智能化是建筑行业从传统低端迈向新型高端的重要路径。积极吸纳最新的科技成果进入建筑行业的管理体系,不仅能够实现管理升级、产品升级,更能够推动理念升级、文化升级,使企业供给的产品获得更高的品质认同和品牌形象。第四,作业智能化是和生产工厂化、工人产业化紧密相关的。前文提到的生产工厂化需要智能化的作业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智能化的实现也助于建筑行业摆脱对大量劳动力的过分依赖,将劳动力解放出来,实现向产业化的转型。

我们相信,只要建筑行业中的各个参与主体,尤其是国有建筑企业牢固树立起全面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现经营多元化、布局国际化、生产工厂化、工人产业化和作业智能化,建筑行业就一定能在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支柱性的作用。(中建二局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建光)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1对1专业顾问对接)

立即预约在线客服

相关文章

公司热线:021-68888757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加入我们用户协议免责申明常见问题商务合作

Copyright ©2009 - 2024 上海誉商财税咨询有限公司沪ICP备12032096号

我要反馈

* 请选择您要反馈的问题类型

  • 网站访问
  • 功能使用
  • 服务
  • 其他

* 手机号码

提交反馈

* 手机号错误